书香范文网

形容卑微的成语,形容卑微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卑微的成语

在汉语中,形容卑微的成语数量丰富,它们以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人在地位、身份或处境上的低微,这些成语不仅用于描述客观现实,还常带有情感色彩,或表达同情,或暗含讽刺,掌握这些成语,能让人在表达时更加精准、生动。

形容卑微的成语,形容卑微的成语有哪些-图1

直接描述卑微处境的成语

  1. 人微言轻
    指地位低的人,说话不受重视,出自《后汉书·孟尝传》,形容即使意见正确,但因身份卑微而难以被采纳。

  2. 微不足道
    形容事物极其渺小,不值一提,常用于自谦或形容某件事影响极小,如“这点贡献微不足道”。

  3. 卑不足道
    与“微不足道”类似,但更强调地位低下,不值得讨论。

  4. 低三下四
    形容态度卑贱,讨好别人,带有贬义,多用于批评谄媚行为。

  5. 俯首帖耳
    形容完全顺从,不敢反抗,常用来描绘人在权势面前的卑微姿态。

暗含卑微之意的成语

  1. 仰人鼻息
    比喻依赖别人生存,看人脸色行事,出自《后汉书·袁绍传》,形容处境被动,毫无自主权。

  2. 寄人篱下
    指依附他人生活,无法独立,多用于形容经济或社会地位上的卑微。

  3. 忍辱含垢
    指忍受屈辱,常用于形容在逆境中勉强生存的状态。

  4. 摇尾乞怜
    原指狗摇尾巴讨好主人,后比喻人卑躬屈膝地讨好别人。

  5. 苟且偷生
    指勉强活着,不顾尊严,形容在恶劣环境下卑微求存。

带有对比意味的成语

  1. 鸡鹜争食
    鸡和鸭子争夺食物,比喻平庸之人争夺小利,出自《楚辞·卜居》,暗含对卑微争斗的讽刺。

  2. 瓦釜雷鸣
    瓦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平庸之人占据高位,出自《楚辞·卜居》,反衬贤能之士的卑微处境。

  3. 蝇营狗苟
    像苍蝇一样钻营,像狗一样苟且,形容人卑劣无耻,只顾眼前利益。

  4. 沐猴而冠
    猴子戴帽子,比喻人虚有其表,本质卑微。

  5.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雀无法理解天鹅的志向,比喻庸人无法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暗含对目光短浅者的贬低。

历史典故中的卑微成语

  1. 胯下之辱
    韩信年轻时曾被迫从别人胯下爬过,后用来形容极大的羞辱,也体现人在卑微时的忍耐。

  2.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战败后睡柴草、尝苦胆,形容忍辱负重,等待时机崛起。

  3. 负荆请罪
    廉颇背负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体现人在认识到错误时的谦卑态度。

  4. 牛衣对泣
    汉代王章贫困时与妻子在牛衣中哭泣,后形容贫贱夫妻共度艰难。

  5. 悬梁刺股
    苏秦夜读时用绳子拴头发、锥子刺大腿,形容在卑微时发奋苦学。

文学中的卑微意象

  1. 蓬门荜户
    用蓬草和荆条编成的门,形容贫寒之家。

  2. 箪食瓢饮
    一箪饭,一瓢水,形容生活极其简朴,安于贫贱,出自《论语·雍也》。

  3. 布衣蔬食
    穿粗布衣,吃简单食物,指生活清苦。

  4. 绳床瓦灶
    用绳子编的床,瓦片做的灶,形容家境贫寒。

  5. 甑尘釜鱼
    锅里积满灰尘,饭甑里生出鱼虫,形容家境贫困,断炊已久。

社会现象中的卑微表达

  1. 趋炎附势
    巴结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体现社会中的势利与卑微。

  2. 阿谀奉承
    用甜言蜜语讨好别人,形容卑贱的讨好行为。

  3. 胁肩谄笑
    耸起肩膀,装出笑脸,形容谄媚的丑态。

  4. 奴颜婢膝
    像奴婢一样卑躬屈膝,形容毫无骨气的讨好姿态。

  5. 唯唯诺诺
    一味顺从,不敢提出反对意见,体现人在权威前的卑微。

成语的现代运用

在现代社会,这些成语仍被广泛使用。

  • 职场中,有人感叹“人微言轻”,觉得自己的意见不被重视;
  • 生活中,有人自嘲“微不足道”,表示自己的贡献很小;
  • 文学创作中,用“寄人篱下”描写角色的困境;
  • 批评社会现象时,用“蝇营狗苟”讽刺某些人的功利行为。

这些成语之所以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它们精准地捕捉了人性与社会关系中的微妙之处,无论是自嘲、讽刺,还是客观描述,它们都能让语言更具表现力。

汉语的博大精深,使得我们在表达“卑微”这一概念时,可以有丰富的选择,不同的成语适用于不同语境,有的直白,有的含蓄,有的带有历史厚重感,有的则充满文学意象,掌握这些成语,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让人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与人性的复杂面貌。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